含笑能与谢东拜把子?
含笑与谢东的波折友情,娱乐圈的灰色地带
昨日(8月16日),一则关于含笑因被抓的消息震惊了公众。画面中,含笑嘴唇干裂,面容憔悴,但他的认罪态度却十分良好。他透露,第一次是与艺人谢东一起。而这一幕不禁令人想起谢东以及娱乐圈众多知名人士的落马历程。
《法治进行时》无疑是娱乐圈的一颗重磅。从谢东开始,包括张元、臧天朔、谢征宇等圈内人士纷纷在这里被曝光,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逃脱的漩涡。节目如同娱乐圈的百慕大三角,让许多明星在这里遭遇滑铁卢。北京电视台的老朋友凯撒先生曾对该节目给予高度评价,其工作流程被概括为:我来了(直接揭露)、我看见(事实真相)、我赢了(揭露事实)。这真的赢了吗?从谢东戒毒失败的例子来看,《法治进行时》可能更多地只发挥了示众作用,而未真正达到震慑的效果。这种教育失足青年的方式,显然未能与当事人建立真正的对话机制。如此一来,当事人如含笑在面对镜头时,只能说出“公司破产赔了500多万”等无关痛痒的话语。一档法律节目做成这样,既没有震慑力,也没有真正的教育意义。《法治进行时》更像是迎合了观众的窥探心理,消费了明星最窘迫的瞬间。
娱乐圈并非理想主义者和道德家的乐土。明星们在这个充满雷区的圈子里玩一场高风险游戏。他们需要穿越雷区,抵达由经纪公司设立的安全区。游戏的规则残酷而现实:被抓到则身败名裂,成功抵达则享受天堂生活,而中途落败则无人问津。像谢东、含笑、臧天朔等没有大公司庇护的明星,成为最容易落网的牺牲品。《法治进行时》的“豺狼当道,只抓狐狸”的工作原则也正是基于此现实状况。在这个灰色地带,娱乐圈内的事情变得模糊不清。对与错、幸与不幸、堕落与崇高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。明星们为了追求在大众视角下的自我认知,沉迷于欲望之中无法自拔。在这场与毒瘾的赛跑中,含笑输了。《法治进行时》如同张爱玲所言:“笑,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;哭,你便独自含笑。”在这个娱乐圈的舞台上,每个人都在为了自我认知而奋力挣扎。而含笑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而已。米荆玉报道并深思于此事背后的问题和挑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