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宙是本该如此?还是恰巧如此?
时常有人在我的脑海中提出一些古怪而引人深思的问题。例如,为何宇宙之中要布满繁星,而不是空洞无物?为何人类的智慧远超地球上的其他生物?为何同样是高级灵长类动物,猴子拥有尾巴,而猩猩却不然?这些问题,虽然常常让人思索,却往往没有明确的答案,仿佛宇宙的造化本就如此。那么,这是宇宙的“本该如此”,还是仅仅是“恰巧如此”呢?
对于这些问题,我认为涉及到事物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。就像生活中常常出乎意料的事情,有时我们以为知道一切,但实际上仍有许多未知等待我们去。比如,突然的心脏病离世,或者天气预报的台风并未如期而至,这些事情都告诉我们,世界充满了变数。
中国的古语告诉我们,“天有不测风云”,这意味着任何事物都有多种可能性,无法完全预测。但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,这又在强调我们需要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,尽可能预见并把握事物的走向。
当我们对事物缺乏把握时,所有的事情都像是偶然和巧合。但当我们的认知能力提高,思维领域扩大,我们能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走向时,我们就会对许多事情产生一种“本该如此”的认知。
至于那些深邃而难以回答的问题,比如为什么宇宙中有星体而不是虚空,为什么太阳系只有一个地球等,尽管提问非常有益,但我们的思维能力目前尚未达到能回答这些问题的和广度。我们只能感叹这是“造化”的安排。在这种情况下,“造化”一词既是“本该如此”又是“恰巧如此”的混合概念,难以区分必然与偶然的区别。
提问是一种无限的好处,它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。在提问时,我们应该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,先问简单的问题,再逐渐深入。这就像我们头脑中的认识过程,由简到繁,步步为营。正如在理喻书稿《天下一百问》中所阐述的那样,让我们保持提问的热情,一步一步地未知的世界。
